氣候韌性城市應當如何建設?
“讓我們采取切實行動,使城市變得更加綠色、包容、可持續,韌性城市中不能讓任何一個人掉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談及韌性城市建設時這樣表示。
為何氣候韌性治理需要聚焦城市,氣候韌性城市需要重視哪些環節,建設過程中應當秉持怎樣的思路,日前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和成都高新區管委會共同主辦“Re:Think 2022智慧城市與韌性未來”會議上,眾多業界專家圍繞氣候韌性城市建設展開討論。
城市是能為減污降碳作出重大貢獻的區域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城市的韌性建設被明確指出。
國際組織倡導地區可持續發展國際理事會的定義中,“韌性城市”指城市能夠憑自身的能力抵御災害,減輕災害損失,并合理的調配資源以從災害中快速恢復過來。在白雅婷看來,這種抵御、恢復能力是城市極其必要的,原因在于城市發展的重要性。
“今天超過一半的人類,約44億人都生活在城市,城市是經濟活動和創新的中心,也是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疫情后世界各地城市發展的變化將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產生巨大影響。”白雅婷介紹道。
作為社會經濟活動最集中的區域,城市是能為減污降碳作出重大貢獻的區域,但韌性城市與傳統城市的建設截然不同,住建部原副部長、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仇保興反復強調這一內容。
根據IPCC報告,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未來將會發生得更加頻繁、更加廣泛。在他眼中,傳統的城市建設思維更像是建造一個巨大的攔水壩,把各種各樣的氣象災害和不確定性都拒之于城外。但仇保興同時指出,這種傳統的集中化、大型化、中心控制模式面對現實氣候變化,正成為脆弱性的源頭,氣候變化風險的危害會因城市的巨大規模而放大。
亞洲開發銀行前氣候變化首席專家、國家氣候中心原副主任呂學都表示,何時發生何種極端天氣事件,會有怎樣的強度,類似的預測目前極難實現。因此,傳統的城市的規劃和基礎設施對潛在風險無法控制,導致大城市在極端天氣事件面前極其脆弱,人口稠密的大城市尤甚,國內部分大型城市出現暴雨洪災便是例證。
此時,重新去思考怎么建設未來的城市,怎么增加城市氣候韌性,變成了一個非常迫切的問題。“城市孕育著我們應對21世紀挑戰所需的創新和前瞻性政策,也可以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進程注入新的活力。” 白雅婷認為對于氣候韌性城市建設的討論正逢其時。
技術研究與金融手段缺一不可
在經歷多樣氣候變化的同時,城市也需要適應氣候變化以實現長久發展,但最根本措施的仍是推動綠色低碳經濟的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碳中和研究院院長賀克斌指出,截至去年年底,全球共有130多個國家提出了碳中和目標,覆蓋全球80%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人口和GDP。各國努力的目的在于,減緩全球的氣候變化,應對災害性氣象沖擊以及常規環境問題,同時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
而在低碳經濟發展過程中,賀克斌認為世界經濟正從能源的資源依賴逐步走向對能源的技術依賴,新能源運用技術的掌握在氣候韌性城市建設過程中變得尤為關鍵。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分析,未來支撐碳中和的能源格局是以風光為代表的非化石能源為主的新格局。非化石能源的資源量是足夠的,且分布并非極不均勻,這種資源供給情況意味著世界各國都有機會發展風光資源,且發展質量取決于誰能夠搶先建成大規模的使用新能源的技術體系。”賀克斌表示。
除去新能源技術研究開發,金融在氣候韌性城市建設中扮演的作用也屢被提及。呂學都指出,《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中強調金融手段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金融不是光靠印鈔和發錢,需要通過政策來引導錢流向合適的方向。
新華三集團數字中國研究院執行院長岳鵬同樣認可這一觀點,他認為金融是解決資源錯配的過程。通過金融的手段,能夠高效配置資源,打通各維度堵點,實現最終極的利益一致,促進產業的高速發展。
清華大學的碳中和目標下中國能源投資測算結果顯示,為實現2.0℃溫控目標,中國2020—2050年總投資需求將達到127萬億元,約占2020—2050年累計GDP預測總量的2.7%,低碳對新經濟發展動能的金融拉動態勢非常明顯。
堅持正確的“創新”“生命線”理念
事實上,作為應對未來不確定性的一項長遠的、具體的戰略措施,氣候韌性城市建設本身充滿著不確定性。基于此仇保興認為,韌性城市建設只能是漸進性的,干中學,迭代式的。
但在整個韌性城市建設過程中,創新意識的必需的。仇保興指出,韌性城市是一場觀念的變革,是一場體制的變革。需要通過堅持民眾的主體性,各節點的主體性、多樣性、自治性等第三代系統的設計原則,開拓未來城市基礎設施的韌性思路。
他提出,要建立韌性城市設計研究的新機構,擺脫原有觀念的束縛,對原來一些規范、標準、技術路線適當的揚棄,擁抱接受新的思維、思路和模式。
但這種創新,不是一次到位、立刻替換的,而是一個長期的替換工程。成都菱重高投科創中心投資總監萬健敏認為,韌性城市對于城市的改變,應當更多的是在舊城的更新中去做新的規劃,逐漸摸索城市韌性的度,使其適配于城市的發展。
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可持續城市部主任劉岱宗同樣認為,韌性城市建設的創新并非一定是昂貴的、高精尖的東西。他以2020年美國紐約清涼屋頂的計劃舉例,為了解決高溫的問題,紐約市發明了一種反光涂料涂在屋頂,測試下來能削減10%—30%空調使用。“韌性城市建設中,如何讓城市的韌性治理更可負擔,更容易成為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同樣值得倡導和關注的。” 劉岱宗說。
在韌性城市建設中,同樣重要的還有“生命線”意識。科技部原副部長、國務院原參事劉燕華指出,生命線工程體系是韌性城市的基礎。城市的脆弱點在哪里,治理成本有多少,只有對已有的基礎設施進行盤點清楚,構建系統整合,才能逐步進行彌補短板的規劃和改善。
岳鵬介紹,只有對城市情況時刻掌握,我們才能在極端天氣下對城市受影響程度進行推斷。而做到這些,需要海量數據、實時感知、數據推演,目前我們仍處于大量數據的積累的過程,僅僅是韌性城市的起步階段。
以上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氣候韌性城市應當如何建設?部分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153045535@qq.com;
本文地址:http://www.yadijia.com/news/2401.html